【方剂出处】文蛤汤,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配方组成】文蛤五两(15g)、麻黄三两(9g)、甘草三两(9g)、生姜三两(9g)、石膏五两(15g)、杏仁五十个(8.5g)、大枣十二枚。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功效作用】解表散邪,清胃止渴。
【主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临床应用】
1.中医病证:太阳伤寒证与胃热证相兼。渴欲饮水而贪饮,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苔薄,脉紧或数、
2.西医疾病:肠胃型感冒,急、慢性肠胃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风疹,皮肤丘疹,风湿性肌肉疼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输尿管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不明原因水肿等临床表现符合表寒里热证并。
【用药分析】方中文蛤清热益阴;麻黄解表散寒,温阳化饮;石膏清热叶津;生姜辛温宣散,醒脾和胃;杏仁降泄浊逆;大枣、甘草益气和中。
【用方思路】
1.文蛤汤既是辨治太阳伤寒证与肺胃蕴热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胃病、肺病、皮肤病等的重要基础方。
2. 方中麻黄、生姜既足治表药,又是治里药;文蛤、石膏既可辨治营卫热,又可辨治脏腑热;杏仁既是化痰药又是润肺药;大枣、甘草既是补益营卫药,又是补益中气药。从方中用药用量及调配分析得知,文蛤汤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太阳伤寒证与肺胃蕴热证相兼,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呼吸、泌尿、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疾病。
3.运用文蛤汤辨治的基本病证是表里寒热夹杂,治疗以清热散寒并举。
【随证加减】若夹痰热,可与小陷胸汤合方用之;若夹寒痰,可与赤丸合方用之;若夹气郁,可与四逆散合方用之。
【注意事项】运用文蛤汤既要辨清两医之病,又要辨清西医之病属于中医寒热夹杂。辨西医之病可进步了解疾病的发展演变及转变规律,辨中医之证呵更好地针对两医之病选用文蛤汤。
【方歌】(一)文蛤汤中麻黄草,生姜石膏杏仁枣,解表散邪兼清胃,胃热烦渴此方藏。
(二)文蛤汤方七味药,麻杏石甘蛤姜枣;喘咳气急烦渴症,止咳定喘疗效高。
川木通入药有分两种植物,【中药查询】本文收集了川木通原植物图片(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