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男,21岁,学生,2010年11月11日初诊。
主诉:5天前在晚上用水洗头后,未等头发晾干即入睡,夜间受凉,第2天白天开始咳嗽,体温37.8℃。
刻诊:头痛,发热,身体疼痛,咳嗽,恶寒,无汗,舌苔正常,脉浮紧有力。
中医辨证:太阳伤寒证。
治疗原则:发汗解表,疏散风寒。
治疗方剂:麻黄汤加味。
麻黄12克,桂枝10克,杏仁15克,白芷12克,炙甘草10克。2剂,次日患者告诉老师,药仅服1剂,即全身微微出汗,诸症悉除,剩余1剂未再服用。
按语:《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根据患者病证表现有恶寒,无汗,发热,身体疼痛,头痛,脉浮无力等,辨为太阳伤寒证,其病变证机为风寒之邪客于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以麻黄汤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加白芷芳香开窍,祛风止痛。药仅服1剂,功效卓著。
另外,用麻黄汤主治风寒感冒应辨清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麻黄与桂枝的用量关系是麻黄大于桂枝,只有这样才能如张仲景所言:“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若麻黄与桂枝用量使用不当则可能引起大汗出而耗伤阴液或达不到发汗作用;二是应用麻黄汤治疗感冒,应抓住无汗、脉浮紧有力等症;三是煎煮麻黄汤时最好先煎麻黄,去沫,以免引起患者服药后心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所含麻黄碱具有升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脉压增大)及引起心动过速的弊端。
麻黄汤是不是发汗峻剂?清·柯琴谓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以致后人谓麻黄汤猛如虎,或以麻黄、桂枝辛大热,药性猛悍,或以为汉代气候严寒,人之体质较强,近世气候变迁,人之体质较弱等而畏用或不用麻黄汤。然方是死方,法是活法,若医生未能抓住病变证机及辨证要点,误用麻黄汤必会耗伤津液,若辨清病变证机为太阳风寒表实证,不用麻黄之辛温,何以开发腠理,驱邪外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温经而散寒。有是证即用是药,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倘若寒邪束表,当用不用,错失良机,致表邪传里为患,乃医生之过失。吾辈随王师临证,见师用方麻黄之量更有18g、20g之时,皆能随手应效,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这就在于辨证精确。王付老师指出,麻黄发汗之力较桂枝为强,但亦不像前世所传之如何的峻猛,正如仲景所言服用麻黄汤后“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服用麻黄汤后还要用被子盖住身体以助麻黄汤发汗,可见麻黄汤虽为发汗之第一方,但不可过言其发汗之峻猛。
又有一患者,常常感冒,吃西药,打点滴,花钱不少,然每至迁延多日才能缓解,吃西药总是瞌睡、头昏,打点滴既耗时间又痛苦,遂用麻黄汤(麻黄10g,桂枝6g,杏仁15g,甘草6g),用开水泡1剂麻黄汤以茶喝,买3剂,一共6元钱。不到1周其又感冒,恶寒,后背怕冷,问还能喝吗?可以用开水浸泡为茶喝,然后盖上被子取汗。2日后,喝了1剂药,盖上被子取汗,然后微微出汗,之后全身轻松,患者花了2元钱治愈了感冒。数月后其又患感冒,又按上法服用1剂,又微出汗痊愈,可见麻黄汤之发汗作用并非峻猛。
另有一患者,感冒2周有余,鼻流清涕,怕风,乏力,晚上发热稍有烦躁,做噩梦,脉浮数。给予大青龙汤与四君子汤合方,其中麻黄20g,石膏50g,桂枝12g,杏仁15g,红参10g,白术10g,茯苓12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12枚。3剂,患者服第1剂后得汗出而病大减,服用3剂,病告痊愈。
鼻衄能否用麻黄汤?《伤寒论》第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咏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仲景所言“衄家”是指患者素体阴亏火旺、正气亏耗、迫血妄行,此类患者不得妄用麻黄汤发虚人之汗。正如清·尤怡所言:“血与汗皆阴也,衄家复汗则阴重伤矣。”然《伤寒论》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伤寒失汗,邪无出路时,邪入血分而致衄血。故麻黄汤可治疗衄血,其病变证机是外感风寒,寒邪内郁,经气不利,外邪不得从汗而出,而迫血妄行。仲景从《伤害论》第55条和第86条分别论述了麻黄汤主治衄血的证型及禁忌,可见仲景之用心良苦。古代名家陶节庵医案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茅花汤治而反副。陶切其脉,浮数而紧,日:若不发汗,邪何由解?进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或日:仲景言血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而此用麻黄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热毒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王付老师应用麻黄汤比较灵活,除了将其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之外,亦可用于治疗头痛、鼻炎、关节炎、咳嗽、哮喘等。如治疗风寒侵袭头痛,王师常用麻黄汤与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治疗鼻炎属风寒鼻塞实证的常常用麻黄汤与苍耳子散合方治疗等。王师传授我们的一些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之验于患者,多获良效。举个例子,有一个同学的妹妹,患有慢性鼻炎,鼻塞明显,服过很多西药,但经常复发,问中医有好的办法没有,遂将麻黄汤与苍耳子散合方加了薄荷、冰片,服用之后告知病证大为改善。麻黄汤之治病范围远不止此,要善解仲景遗义,自然益于临床。
川木通入药有分两种植物,【中药查询】本文收集了川木通原植物图片(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