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2
【形态采制】
栗子树高达20米,胸茎1米。树皮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深纵纹裂。小枝密被灰色绒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9~18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齿端有芒扎状尖头,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毛及绒毛叶柄绒毛。叶柄长0.5~2厘米。雄花序9~20厘米,其上每簇雄花3~5朵,雌花生于雄花序基部,常3朵集于总苞内。壳半球形或扁球形,带刺径4~6.5厘米,刺上具有星状毛,常有坚果2~3个。坚果直径2~3.5厘米,常一侧或两恻近扁平,暗褐色,其状大小、颜色、品质、成熟期,因品不同而有差异。花期6月下旬。
生长期9~10月成熟。一般花期采花序,春秋季采树皮、根皮,夏季采叶,秋季采果实。别名有板栗、栗、毛栗、风栗等。各地均产。
【养生保健作用】
栗子性温,味甘,归肾经、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可食可药。
治疗反胃泄泻、肾虚腰痛、吐衄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养生配方推荐】
(1)栗肉250克,与瘦肉煮熟。用于治疗气管炎。
(2)栗肉捣烂外敷患处。用于治疗筋骨肿痛或小儿疳疮。
(3)独壳大栗仓促揭敷。用于治疗金刀斧伤。
(4)栗壳甘、涩、平,无毒,煎汤研末或为丸剂。用于治疗反胃、鼻衄、便血。
(5)栗壳250克。烧炭研末,每服10克,以粥引调服。用于治疗鼻衄久治不止。
(6)栗壳斗水煎煮洗患处。用于治疗丹毒红肿。
(7)栗壳、猪精肉水煎服。用于治疗痰炎瘰疬。
(8)栗叶15~25克煎服,用于治喉疗大毒、百日咳、漆疮。
(9)栗花性微温,味微苦涩。用量5~10克。水煎或研末。用于治疗泻痢、便血、瘰疬、瘿瘤、小儿消化不良。
(10)栗花、贝母等量为末,每日5克,用酒调服。用于治疗瘰疬久治不愈。
(11)栗肉、果、皮烧灰存性为末,吹入咽喉。用于治骨鲠。
(12)栗毛球(栗的全果)15~50克。水煎服,或洗患处。用于治丹毒、瘰疬、百日咳。
(13)栗树皮煎水或烧灰外敷。用于治丹毒、癞疮、口疮、漆疮、跌打损伤。
(14)栗树根10~15克。水煎服或酒服。用于跌打损伤疝气。
(15)老人可食栗子粥。
(16)栗根、棕树根适量,煮蛋服用。治疗红肿、牙痛。
【保健注意】
(1)栗肉用量100~200克。
(2)生食、煮食、炒食均可,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