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炮制
按条件查中药
小蓟炮制方法与标准

2018-08-05 21:28:33

  【药材来源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 )M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捣取自然汁”(《千金》)、酒渍(《外台》)、“细切”(《千金翼》)等炮制方法。宋代补充为“切研”(《指迷》)。元代新增了烧制存性(《十药》)。清又有了童便炙制和酒洗炮制法(《本草汇》)。此时,其炮制方法已达七八种。

  【现代炮制方法

  1、小蓟取原药材,除去残根等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2、小蓟炭取小蓟段置炒药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饮片性状】小蓟为不规则的小段,茎、叶、花混合;茎圆柱形,直径1.5~5毫米,表面黄绿色至褐棕色,具纵棱及白色柔毛;叶多皱缩或破碎,灰绿色至褐绿色,具针刺,两面均具白色柔毛;花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钟状,黄绿色,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小蓟炭形如小蓟段,外表黑褐色,内黄褐色;质松脆;具焦香气,味苦。

  【质量标准】小蓟含杂质不得过2%,水分不得过12.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9.0%。含蒙花苷不得少于0.70%。小蓟饮片浸出物不得少于14.0%。

  【炮制目的】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痈的功能。

  小蓟生品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盛出血证。炒炭后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者。用法与大蓟情况相似,二者常配伍应用。

  【应用选择】

  1、生用

  (1)咯血、吐血:常与生藕汁、生地汁等同用,具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热妄行的咯血、吐血。

  (2)尿血:常与蒲黄木通、滑石等同用,具有凉血、止血、利尿作用,可治尿血,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3)崩中下血:小蓟茎叶研汁一盏、人生地黄汁一盏,白术半两,煎减半,温服(《千金》)。

  (4)热毒疮痈:可单用内服;亦可取鲜小蓟捣烂外敷。

  2、制用小蓟炭:配伍白茅根侧柏叶棕榈炭等,具凉血、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热妄行的呕血、吐血、咯血,如十灰散(《十药》)。

  【现代研究】小蓟含生物碱、皂苷等成分。动物实验证明,小蓟炭确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止血中药的物质基础是由多种成分组成,止血的作用机理是多环节、多渠道的,并不是单一成分的作用。因此,止血因素并不是单独取决于一种成分含量的高低,必须从多种成分的协同来考虑,目前对小蓟中的咖啡酸、鞣质、钙离子等其他止血成分在炮制前后含量变化作了初步探讨。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表明,小蓟段的水煎液,醚提取液具有缩短小鼠凝血、止血作用时间,小蓟去钙的水煎剂同样具有缩短小鼠的凝血、止血时间的作用,排除了小蓟止血作用是由于含钙量高的原因。至于小蓟中鞣质含量在炒炭时受温度、时间如何影响的,还需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此外,小蓟中还含有芳香苷、原儿茶酸、刺槐索-7-鼠素糖葡萄苷等,在炮制时对这些成分含量是否有所影响的研究也并不深入,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炒炭有利于小蓟凝血和止血作用,并且小蓟在炒炭后总黄酮的含量较生品显著降低,酸性物质的含量有所升高,并且改变温度和炮制时间等对小蓟中总黄酮和酸性成分的影响趋势是不同的。炒炭后药效的变化是否与酸性成分的升高有关,小蓟炭品中这两种有效成分(总黄酮和酸性成分)的含量或比例与临床药效的关系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止血作用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小蓟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用温度210℃炮炙的小蓟炭都具有显著的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而180℃温度炮炙的样品所测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实验显示,小蓟炭炮炙的最佳工艺是温度210℃,炮炙时间5分钟,炮炙方法为炒制。各因素对炮制品止血效价的影响程度为温度>;时间>;方式。因此,在炮炙小蓟炭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10℃左右。用这一工艺炮炙成的小蓟炭饮片,内外均呈黑褐色,得率为74.2%,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如Zu、Ca、Pb、Co、Mn、Cr、Cu、P、Fe、K等都比、生小蓟明显升高,其临床意义应予重视。实验中发现,鞣质含量随着炮炙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这一结果表明,小蓟止血作用与鞣质含量似无直接关系。

  【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炒焦法、扣锅煅法等。

  2、文献摘录“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十药》)。“消肿,捣汁用;止血,烧灰存性用”(《钩元》)。

  【总结】小蓟自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始分为大蓟和小蓟,两者炮制及临床应用相似,二者常配伍应用,详见大蓟。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