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5 20:54:50
【鉴定中药材名】西洋参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因其根形、功效似人参,产于西洋美国、加拿大,故名西洋人参、西洋参。简称洋参。
【药材历史考证】西洋参,原名西洋人参。其始载本草为《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引《本草从新》云:“出大西洋佛兰西,形似辽东糙米参,煎之不香,其气甚薄。若对半擗开者,名片参,不佳。反藜芦。入药选皮细洁,切开中心不黑,紧实而大者良。”《本草纲目拾遗》又引《药性考》云:“洋参似辽参之白皮泡丁,味类人参,惟性寒。”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西洋参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25~30cm。根肉质,纺锤形,时有分枝。茎圆柱形,具纵条纹。叶为掌状复叶,通常3~4枚轮生于茎顶;叶柄压扁状,长5~7cm;小叶通常5片,稀7片,下方2片较小;小叶柄长1~2cm;小叶片倒卵形、宽卵形或阔椭圆形,长4~9cm,宽2~5cm,先端急尾尖,基部下延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叶脉有稀疏细刚毛。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有20~80多朵小花集成圆球形,总花梗长10~20cm;苞片卵形;萼钟状,绿色,5齿裂;花绿白色,花瓣5,长圆形;雄蕊5,花丝基部稍扁;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环状花盘,肉质。核果状浆果,扁球形,多数,集成头状,成熟时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6~9月。 与人参主要区别特征: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小叶片倒卵形,上面脉上几无刚毛,边缘的锯齿不规则且较粗大。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形皮孔状突起,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即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特征:淡米黄色或淡黄白色。①树脂道纵断面观呈管道状,内含大量金黄色油滴状分泌物和少量橘红色条块状分泌物;横断面观呈类圆形、多角形或类长圆形,内径34~340μm,由5~11个分泌细胞围成,分泌物多呈油滴状,少为颗粒状或团块状;周围分泌细胞中含油滴状或颗粒状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7~78μm。③木栓细胞无色、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薄,细波状弯曲,内偶见草酸钙小方晶。④导管主要为网纹、梯纹导管,少数为环纹、螺纹,穿孔多位于侧壁。⑤薄壁细胞类圆形或类长圆形,含细颗粒状物。⑥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类椭圆形或卵形,直径7~22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V字形,少数十字形,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少,由2~8分粒组成。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西洋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拟人参皂苷F11、人参皂苷Rb1、Re、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醋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生境分布】原产北美。主产于美国及加拿大,法国亦产,以美国威斯康辛州所产最为著名。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陕西、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云南、贵州等省区已有引种栽培。
【采集加工】9月下旬采收,冲冼干净,置室外稍风干,放进干燥室干燥架上,摊薄,加温或用红外线干燥,开始温度保持21℃~22℃,每天使温度略略增加,并行翻动,适时排潮,最后干燥的温度不宜超过33℃,3周至1个月时间干透,按大、中、小分等或加工成各种等级洋参。
【饮片炮制】去芦,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性能功用】甘、微苦,凉。归心经、肺经、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嗽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内服:3~6g,水煎服。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感冒发热或胃有湿浊者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密闭保存,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