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按条件查中药
全蝎的鉴别方法

2015-07-04 22:20:44

  【鉴定中药材名全蝎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全体。

  【药材历史考证】蝎的始载本草为《蜀本草》。《宝庆本草折衷》引艾原甫《本草集议》云:“头尾俱用名全蝎,只用其尾名蝎梢。”《本草纲目》云:“蝎形如水黾,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今捕者多以盐泥食之,入药去足焙用。”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东亚钳蝎相符。全蝎一名已见载于宋代《本草集议》,而《中华本草》将全蝎一名的始载本草误为明代《本草纲目》。

  【动物形态鉴定】成体长约60mm。躯干(头胸和前腹)绿褐色,尾(后腹)土黄色。头胸部较短,背甲梯形。侧眼3对。胸板三角形,螯肢的钳状上肢有2齿。触肢钳状,上下肢内侧有12行颗粒斜列。第3~4对步足胫节有距,各步足跗节末端有2爪和1距。前腹部的前、背板上有5条隆脊线。生殖厣由两个半圆形甲片组成。栉状器有16~25枚齿。后腹部的前4节各有10条隆脊线,第5节仅有5条,第6节的毒针下方无距。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特征:黄棕色。①体壁(几丁质外骨骼)碎片棕黄色或黄绿色,有光泽。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排列整齐,有的不整齐,一边微有尖突,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可见毛窝、细小圆孔口及瘤状突起。毛窝凸出于外表皮,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8~45μm,刚毛常于基部断离或脱落;圆孔口小,直径4~10μm,位于多角形网格样纹理之下或微凸出;瘤状突起淡棕色或近无色,散列或排列成行,表面观呈棱脊状;断面观外表皮绿黄色,内侧较平整,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有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赤角化外表皮淡绿黄色或几无色,表面观可见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的圆形突起,呈花纹样,并显颗粒性。②横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或淡黄色,多碎断,侧面观边缘较平整或微呈波状,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也有的明带与暗带几等宽,并有较长的纵条纹,有的明、暗带排列细密。③刚毛黄棕色,多碎断,先端锐尖或钝圆,基部稍窄,色淡,体部中段直径8~40μm,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腔壁较平直。脂肪油滴极多,无色或淡黄色。

  【生境分布】多栖息在山坡石砾、树皮、落叶下,以及墙隙土穴、荒地的潮湿阴暗处,昼伏夜出,以多种昆虫、蜘蛛、蚯蚓、蚰蜒和软体动物等为食。食量较小,耐饥饿。遍布我国南北各地,此外,江苏、安徽、福建、台湾等地有分布。

  【采集加工】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能功用】辛,平;有毒。归肝经。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埚,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内服:2.5~4.5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蛀。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