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按条件查中药
蕲蛇的鉴别方法

2015-07-04 15:51:56

  【鉴定中药材名】蕲蛇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

  【药材历史考证】蕲蛇,原名白花蛇。其始载本草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云:“白花蛇,生南地及蜀郡诸山中,今黔中及蕲州、邓州皆有之。其文作方胜白花,喜螫人足。”《本草衍义》曰:“白花蛇,诸蛇鼻向下,独此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本草纲目》曰:“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二三分。”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五步蛇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吻端尖而翘向前上方,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黑色,头侧自吻棱经眼斜至口角以下为黄白色,头、腹及喉亦为白色,体粗壮,尾较短,全长可达1.5m,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15~20)+(2~5)个方形大斑,其边缘浅褐色,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略呈3纵行,有的若干斑块互相连续,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点斑。吻鳞甚高,上部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鼻间鳞1对,亦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头背具对称而富疣粒的大鳞;有颊窝;眶前鳞2,眶后鳞1,有1较大的眶下鳞;上唇鳞7。背鳞21(23) - 21(23) -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结节状强棱。腹鳞157~170;肛鳞完整;尾下鳞52~59,大部分双行,少数为单行;尾后段侧扁,末端1枚鳞片侧扁而尖长。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卷呈圆盘状,盘经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特征:淡黄色或黄白色。①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侧面观表面具半圆形或乳头状突起;表面观呈类圆形、卵形、类多角形隆起,覆瓦状排列,直径18~45μm,布有淡灰色或淡棕色细颗粒状物。②表皮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密布暗棕色色素颗粒,多聚集成不规则网状或分枝状。③横纹肌纤维较多,无色或淡黄色,多碎断,侧面观多呈薄片状,边缘较平直,完整者中段直径27~306μm,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纹平直或微波状,有的不清楚,横断面呈圆形或类椭圆形,有小孔或裂隙。④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类圆形或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少数排列不规则,骨小管较细,有的表面可见细密的斜行交错纹理。

  【生境分布】生活于山区或丘陵林木茂盛的荫湿地方,或路边草丛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采集加工】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饮片炮制

  1.蕲蛇:去头、鳞,切成寸段。

  2.蕲蛇肉: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干燥。

  3.酒蕲蛇:取蕲蛇段,照酒炙法炒干。每蕲蛇100kg,用黄酒20kg。

  【性能功用】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涡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内服:3~9g,水煎服;研末吞服1~1.5g。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霉,防蛀。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