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按条件查中药
大戟的鉴别方法

2015-06-30 17:35:34

  【鉴定中药材名大戟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戟,即古代的一种兵器,具有利刃。本品毒性较大,误入口中,有利刃刺喉感,故名大戟。又名京大戟

  【药材历史考证】大戟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苗似甘遂,高大。叶有白汁。花黄。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五月采苗,二月八月采根用。”《本草图经》曰:“今近道多有之。春生红芽,渐长作丛,高一尺已来。叶似初生杨柳小团。三月四月开黄紫花,团圆似杏花,又似芜荑。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色。秋冬采根,阴干。”并附有“滁州大戟”和“并州大戟”图。李时珍曰:“大戟生平泽甚多。直茎,高二三尺,中空,折之有白浆。叶长狭如柳叶而不团,其梢叶密攒而上。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绵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韧如绵,甚峻利,能伤人。弱者服之,或至吐血,不可不知。”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其主流品种与现今药用大戟相符。而李时珍所述“北方绵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韧如绵”的品种,则为现今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又名绵大戟。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含白色乳汁。根呈圆锥形。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近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cm,宽5~13mm,全缘,背面稍被白粉。花单性,雌雄同株,伞形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5伞梗;腋生者多仅有1伞梗,伞梗顶端具1杯状聚伞花序;其基部具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5枚,轮生,杯状花序总苞坛形,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无花瓣状附属物;雄花多数,每花具雄蕊1枚;雌花1朵,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种子卵形,灰褐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不整齐的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及支根痕。顶端略膨大,有多数茎基及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淡黄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15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簇晶直径19~40μm。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较多见,直径26~50μm。纤维单个或成束,壁较厚,非木化。无节乳管多碎断,内含黄色微细颗粒状乳汁。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手切薄片2片,一片加冰醋酸与硫酸各1滴,置显微镜下观察,在韧皮部乳管群处呈现红色,5分钟后渐退去;另一片加氢氧化钾试液,呈棕黄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草丛、林缘及疏林下。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饮片炮制

  1.大戟: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醋大戟:取净大戟,照醋煮法煮至醋吸尽。每100kg大戟,用醋30kg。

  【性能功用】苦,寒;有毒。归肺经脾经肾经。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内服:1.5~3g,水煎服。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附注

  1.置干燥处贮藏,防蛀。

  2.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的块根,在我国部分地区亦作大戟药用。现代有些文献记载其功效与大戟相似。但据考证,此种红大戟并非古代本草所记载的传统药用大戟。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幼芽呈红色,符合古代本草所载大戟“春生红芽”的特征。因此,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并非古代本草所载的红芽大戟。

  红大戟是因其根皮红色而得名。仅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其原植物特征:茎直立或上部稍呈蔓状;叶对生,有托叶;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花萼钟状,4裂;花冠管状,淡紫红色,4裂;雄蕊4;果实,近球形,有4~8棱。花期9月,果期10月。其药材性状特征:块根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枝,稍弯曲,长3~10cm,直径0.6~1.2cm。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无臭,味甘、微辛。其功效与大戟相似而较差。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