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30 17:33:30
【鉴定中药材名】甘松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或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D.Don) DC.的干燥根及根茎。因该药材“产于川西松州”,有松节油样香气,入药味甘,故名甘松香,简称甘松。
【药材历史考证】甘松,原名甘松香,其始载本草《本草拾遗》云:“丛生,叶细,出凉州。”《本草图经》曰:“甘松香出姑臧,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凉州、姑臧,在今甘肃武威一带。《本草纲目》曰:“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川西松州,即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甘松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1.甘松多年生草本,高7~45cm,有强烈的松节油样香气。主根长圆柱形,微肉质,单一或分枝,棕黑色;根茎较短,歪斜,覆盖片状老叶梢。叶基出丛生,每簇有叶6~9片,线状狭倒卵形,长4~14cm,宽0.4~1.2cm,主脉平行3~5出,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为叶柄,全缘,仅边缘有时具睫毛。花茎旁出,茎生叶1~2对,对生,无柄,长圆状线形,长2~6cm。聚伞花序头状,顶生,直径1.5~2cm,花后花序主轴及侧轴常明显伸长,使聚伞花序成总状排列;总苞片披针形,长5~20mm,宽2~4mm,苞片和小苞片常为披针状卵形或宽卵形;花萼小,5裂,裂片半圆形,无毛,全缘;花冠紫红色,钟形,长7~11mm,筒外微被毛,基部有偏突,先端稍不等5裂,裂片宽卵形,花冠筒喉部具长髯毛;雄蕊4;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柱头头状。瘦果倒卵形,长约3mm,无毛;宿萼不等5裂,裂片半圆形至宽三角形,长0.8~1.2mm,光滑无毛。花期8月。
2.匙叶甘松 与甘松主要区别特征:根茎密被叶鞘纤维;花后花序主轴和侧轴多数不明显伸长;瘦果被毛。花期6~8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暗棕色。石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偶见长条形,单个或成群,直径33~64μm,长可至200μm或更长,壁甚厚,无色,胞腔狭小。梯纹或网纹导管,直径7~40μm,小型梯纹导管成束,其旁有时可见细长的木纤维。木栓细胞多为不规则多角形,壁暗棕色,较薄,内含黄色至棕黄色挥发油。基生叶残基碎片较多,细胞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淡黄色至棕色,直径20~31μm,长50~90μm,壁呈念珠状增厚。另一种碎片细胞呈长条形,长可达200μm,壁有时呈念珠状增厚。
【生境分布】甘松生于沼泽草甸、河滩和灌丛草坡;分布于青海南部和四川北部。匙叶甘松生于高山灌丛、草地;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
【性能功用】辛、甘,温。归脾经、胃经。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内服:3~6g;水煎服。外用:适量,泡汤漱口或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