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按条件查中药
斑蝥的鉴别方法

2015-06-29 16:43:49

  【鉴定中药材名斑蝥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的干燥体。蝥,由矛字演化而来,即矛刺。此虫背部黑色鞘翅上有3条黄色横斑,入药有很强的刺激性和毒性,触及皮肤则使皮肤发红、刺痛,故名斑蝥。

  【药材历史考证】斑蝥,原名斑猫。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云:“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雷公炮炙论》曰:“斑猫背上一画黄,一画黑,觜尖处一小点赤,在豆叶上居,食豆叶汁。”《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七月八月,大豆叶上甲虫,长五六分,黄斑文,乌腹者,今所在有之。”《本草图经》曰:“斑猫,生河东川谷,今处处有之。七月八月大豆盛时,此虫多在叶上,长五六分,甲上黄黑斑文,乌腹尖喙,如巴豆大,就叶上采之,阴干。古方书多有用此,其字或作斑蠡,亦作斑蚝,入药不可令生,生即吐泻人。”《本草纲目》曰:“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的斑蝥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

  1.南方大斑蝥体型较大,长椭圆形。体长24~31mm,黑色,被黑色长绒毛。头圆三角形,具粗密刻点,额中央具一条光滑纵纹。复眼大,位于头的两侧,略呈肾脏形。触角一对,线状,共11节,末端数节膨大呈棒状,末节基部明显窄于前节。前胸背板中央纵沟不明显。后缘前面中央有1凹陶。后缘稍向上翻,波曲形,小片长形。鞘翅基部有一对较大的黄色斑,略呈方圆形,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密生绒毛,黄色部分刻点和绒毛较疏。鞘翅下面有一对透明的膜质翅,褐色。足三对,有黑色长绒毛,前足和中足的跗节均为5节,后足跗节为4节,跗节先端有爪2个。足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腹面赤,具黑色长绒毛。

  2.黄黑小斑蝥 与南方大斑蝥主要区别特征:体较小,长11~15mm,全体被黑色长毛。前胸背板中央有纵沟一条。触角末节基部与前节等宽。

  【药材性状鉴定

  1.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2.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药材显微鉴定

  1.南方大斑蝥:粉末棕黑色。①体表刚毛极多,棕褐色,细刺状,长50~450μm或更长,中段直径5~8μm。②体表碎片棱角明显,棕色,表面平或具小瘤突,有的可见短小的刺和刚毛脱落后的小凹窝。③板状肌纤维易见,板块状、条状或数条成束,黄白色,微透明,可见顺直纹理,有时具横向环纹。④气管壁组织具整齐条状增厚壁,白色,其下有透明膜状物衬托。⑤翅碎块可见黄白色及黑褐色相间的斑纹,在黑褐色部分具交错排列微突起的纽扣状圆环,直径34~54μm,表面具刚毛。

  2.黄黑小斑蝥:粉末灰褐色。肌纤维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半透明,表面具细密的网状小方格,或仅见密集的整齐的顺纹。体表刚毛较小。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摇,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洗三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丙酮(9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生境分布】喜成群集生活在菜园、棉田附近,食害花生、大豆、芝麻、茄子、棉花、瓜类的叶片。南方大斑蝥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西藏外,全国其他地区均有分布。黄黑小斑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饮片炮制

  1.生斑蝥:除去杂质。

  2.米斑蝥:取净斑蝥与米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除去头、翅、足。每斑蝥10kg,用米2kg。

  【性能功用】辛,热;有大毒。归肝经胃经肾经。破血消癥,攻毒蚀疮,发泡冷灸。用于癥瘕癌肿,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内服:0.03~0.06g,炮制后煎服,或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蛀。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