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2 14:25:26
【鉴定中药材名】九里香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或九里香Murraya exotlca L.的干燥或新鲜叶及带叶小枝。因其花芳香袭人,人誉其香气远播,故名九里香、千里香。
【药材历史考证】九里香草见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在九里香草名下引《医学集成》曰:“治肚痛,捣碎,浸酒服。”据以上所述药效考证,与现今药用九里香相似。九里香又见载于《岭南采药录》。并以千里香、满山香之名见载于《生草药性备要》。
【植物形态鉴定】
1.千里香:灌木,高2~4m,多分枝;树皮苍白色;小枝圆柱形,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7片,具短柄或近无柄;小叶片厚纸质,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2~8cm,宽1~3era,顶端渐尖,偶有急尖、钝或微凹。基部通常楔形,全缘,具透明腺点。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少花;花白色,芳香,直径2~4cm;花梗细,几无毛;萼片5,三角形,长约2mm,宿存;花瓣5,狭长圆形,长1~2.5cm,宽7~10mm,通常背面上方被细微柔毛;雄蕊10,花丝丝状,扁,无毛,花药椭圆形至卵形;子房长圆形,2室,每室有胚珠2或1,花柱细长,棒状,较子房长3~5倍,柱头极增大。浆果长圆形或纺锤形,鲜红色,长8~12mm。种子1~2,种皮有绵毛。花期4~6月,果期9~11月。
2.九里香与千里香主要区别特征:小叶片倒卵形,长2~4.5cm,宽1~2cm,顶端钝或骤狭的急尖或圆而凹入;花序上花较多;花通常较小,直径2~3cm;花瓣背面上方无微柔毛;子房2室,每室仅有1胚珠;浆果稍小。
【药材性状鉴定】
1.九里香:嫩枝呈圆柱形,直径1~5mm,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羽状复叶有小叶3~9片,多已脱落;小叶片呈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宽处在中部以上,长约3cm,宽约1.5cm;先端钝,急尖或凹入,基部略偏斜,全缘;黄绿色,薄革质,上表面有透明腺点,小叶柄短或近无柄,下部有时被柔毛。气香,味苦、辛,有麻舌感。
2.千里香:小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下,长2~8cm,宽1~3cm,先端渐尖或短尖。
【药材显微鉴定】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长方形,其上可见单细胞非腺毛,长30~70~100um,直径9~15um;叶肉组织不等面型,栅栏组织2~3列。不通过中脉;主脉维管束双韧型,其上、下两侧有纤维群,木化;叶肉组织含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9~25um,有时可见方晶;油室多数,圆形,直径80~120um,内含黄色油滴。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水浴回流3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使溶解,置试管中,加新制的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各2~3滴,摇匀,微热,放冷,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显紫红色。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坡地及疏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现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常见栽培。其中现在人药者多为九里香,该种在我国南方栽培更广。
【采集加工】四季均可采收,除去老枝,阴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切碎。
【性能功用】辛、微苦,温,有小毒。归胃经、肝经。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胃溃疡,风湿痹痛;外治湿疹,牙痛,跌扑肿痛。内服:6~12g,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擦洗患处。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