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按条件查中药
山楂的鉴别方法

2014-08-02 10:46:02

  【鉴定中药材名山楂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或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的干燥果实。

  【药材历史考证】山楂又名赤爪木、棠球子。其始载本草《新修本草》云:“赤爪木味苦,寒,无毒,主水痢,风头身痒。生平陆,所在有之。实味酸,冷,无毒。汁服主水痢,……小树生,高五六尺。叶似香葇,子似虎掌爪,大如小林檎,赤色。出山南申、安、随等州。”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山楂属(crataegus)植物相近。《本草图经》曰:“棠毬子生滁州。三月开白花,随便结实,其味酢而涩,采无时。彼土人用治痢疾及腰痛皆效。”并附有“滁州棠球子”图。据以上本草所述的产地和形态考证,应为现今的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Zucc.。李时珍曰:“赤爪、棠栋、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其类有二种,皆生山中。一种小者,山人呼为棠机子、茅楂、猴楂,可人药用。树高数尺,叶有五尖,桠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小儿采而卖之。闽人取熟者去皮核,捣和糖、蜜,作为楂糕,以充果物。其核状如牵牛子,黑色,甚尖。一种大者,山人呼为羊机子。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色黄绿,皮涩肉虚为异尔。初甚酸涩,经霜乃可食。功应相同,而采药者不收。”根据以上李时珍所述考证,其中“小者”为现今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而“大者”则为山楂属(Crataegus)另一种植物。

  【植物形态鉴定

  1.山楂:落叶乔木,高达6m,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cm,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cm,宽4~7.5cm,顶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通常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带形,顶端短渐尖,边缘有尖锐稀疏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或在脉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达到裂片先端,有的达到裂片分裂处;叶柄长2~6cm,无毛;托叶草质,镰形,边缘有锯齿。伞房花序具多花,直径4~6cm;花梗长4~7mm;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6~8mm,早落;花直径约1.5cm;萼筒钟状,长4~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5,三角状卵形至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花瓣5,倒卵形或近圆形,白色,长7~8mm,宽5~6mm;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粉红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梨果近球形或梨形,直径1~1.5cm,深红色,有浅色斑点,小核3~5,外面稍具棱,内面两侧平滑;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一圆形深洼。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山里红:与山楂主要区别特征:果形较大,直径可达2.5cm,深亮红色;叶片大,分裂较浅;植株生长茂盛。

  【药材性状鉴定

  1.山里红:果实近球形,直径1~2.5cm。表面鲜红色至紫红色,有光泽,密布灰白色的斑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残痕。商品常加工成纵切或横切片,厚2~8mm,多卷曲或皱缩不平。果肉厚,深黄色至浅棕色,切面可见浅黄色种子3~5粒,有的已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微甜。以片大、皮红、肉厚者为佳。

  2.山楂:果实类球形,直径1~1.5cm。表面深红色,有小斑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细长果柄。质较硬。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药材显微鉴定】果实横切面:

  1.山里红:外果皮细胞1列,类方形,外被角质层,胞腔含棕红色色素,排列整齐;中果皮极厚,全为薄壁组织,外侧(外果皮下)有1~2列含有棕色色素的薄壁细胞,其内侧广大中果皮薄壁组织中含多数淀粉粒、少数草酸钙簇晶,并有纵横的维管束散在;淀粉粒极小,类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4~8um,脐点多呈“一”字形,单粒或2~3个分粒组成的复粒;草酸钙簇晶直径20~28um。

  2.山楂:中果皮薄壁组织有多数石细胞散在,石细胞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直径60~100um,壁厚薄不一,壁孔及孔沟明显;并有草酸钙簇晶散在,草酸钙簇晶直径12~20um。

  【生境分布】山楂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区。山里红一般是用山楂为砧木嫁接繁殖,产地与山楂相同。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饮片炮制

  1.山楂: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果核。

  2.炒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色变深。

  3.焦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性能功用】酸、甘,微温。归脾经胃经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内服:9~12g,水煎服。

  【附注

  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蛀。

  2.南山楂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产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其药材性状特征:呈类球形,直径8~14m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的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气微,味微酸涩。药材显微鉴定特征:中果皮外侧4~5列细胞,壁稍厚,内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直径8~20um,内侧的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多数淡黄色石细胞散在,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直径40~100um,壁孔及孔沟明显。有行气散瘀、收敛止泻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内服常用量为9~12g。

  以上3种山楂原植物分类检索表:

  1.叶片羽状深裂,侧脉有的伸至裂片先端,有的伸至裂片分裂处。

   2.叶片较小,有3~5羽状深裂片;梨果直径1~1.5cm……………………………………………山楂

   2.叶片较大,有5~9羽状裂片,仅下面1对裂片较深;梨果直径达2.5cm ……………………山里红

  1.叶片3~7羽状浅裂,裂片分裂处无侧脉;果实直径1~1.2cm;叶柄两侧有叶翼………………野山楂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