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按条件查中药
猫爪草的鉴别方法

2018-09-01 22:25:16

  【鉴定中药材名猫爪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干燥块根。因其肉质块根常呈纺锤形,顶端坚硬,数个簇生成猫爪状,故名猫爪草。其原植物在毛茛属中形体较小,故又名小毛茛。

  【药材历史考证】猫爪草在古代本草中未见记载,其药材名始见于《中药材手册》,现已推广使用,并发展成为商品药材。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草本。块根常呈纺锤形,数个簇生成猫爪状,直径3~5毫米。茎铺散,高5~20厘米,多分枝,常无毛。基生叶簇生,叶柄长6~10厘米,叶片为单叶或三出复叶,宽卵形至圆肾形,长5~40毫米,小叶3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线形,无毛;茎生叶无柄,叶片较小,裂片线形。花单生于茎枝顶端,直径1~1.5厘米;萼片5~7,长3~4毫米;花瓣5~7或更多,黄色或后变白色,倒卵形,长6~8毫米;雄蕊多数,花药长约1毫米;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着生于无毛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瘦果卵球形,长约1.5毫米,喙长约0.5毫米。花期3~4月,果期4~7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块根呈纺锤形,常3~9个簇生,形似猫爪,长3~10毫米,直径2~3毫米,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根末梢尖如爪状。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久存色泽变深,微有纵皱纹,并有点状须根痕和残留须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空心或实心,粉性。气微,味微甘。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表皮细胞切向延长,黄棕色,有的分化为表皮毛,微木化。皮层为20~30列细胞组成,壁稍厚,有纹孔;内皮层明显。中柱小,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木质部、韧皮部各2柬,间隔排列。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生境分布】生于平原湿草地、田边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能功用】味甘、辛,性温。归肝经肺经。散结,消肿。用于瘰疬,淋巴结结核未溃,肺结核,咽喉炎。内服:15~30克(单味药可用至120克),水煎服。

  【附注】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2.本种同属植物肉根毛茛Ranunculus polii Franch.ex Hemsl.的干燥根,在安徽省南陵县曾误作猫爪草收购使用。其原植物与猫爪草主要区别特征:须根伸长,全部肉质增厚呈圆柱形;茎下部偃卧,节上有时生根。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状菱形,一至二回三深裂达基部,末回裂片披针形至线形。小叶柄光滑,长1~3厘米;叶柄长2~6厘米。茎下部叶与基生叶相似;茎上部叶无柄,叶片二回三深裂,末回裂片线形。瘦果长圆状球形,长2~3毫米。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其药材性状特征:须根.每条根呈长圆柱状,稍弯曲,通常2~6个簇生,长15~50毫米,直径1~3.5毫米,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根末梢略粗大而圆钝。表面黑褐色,有纵皱纹。质稍韧,断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实心。本品与猫爪草植物亲缘关系极近,但是否与猫爪草功效相同,尚待进一步研究。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