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说
按条件查中药
乌梅的传说故事

2015-05-29

  青果熏制得乌梅,浙江长兴独占魁。

  望梅止渴事非一,鲁肃血痢应之吹。

  外感实邪需忌用,敛肺涩肠且安蛔。

  【形态采制】

  乌梅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梅树的未成熟的果子,通过烟火熏制而成,色黑褐,故又叫熏梅、梅实。日本《和汉药考》名为巢烟九助。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产华南、华东。我国已有4000年栽培历史,其中以浙江长兴为佳。《周礼》、《尔雅》、《说文》均有记载。春秋战国时的梅花、梅子作为礼品,互相馈赠和祭祀;汉朝已入官苑;南北朝时扬州、南京均是植梅盛地;隋唐植咏梅子、梅花之风更盛;唐代杭州西湖孤山梅花已驰名中外;宋朝已达昌盛,南宋诗人范成大著《梅谱》是世界最早的梅花专著,1474年转到朝鲜,后东渡日本,1878年传人欧洲,1908年由日本传到美国。1986年我国举行了大规模的名花评选,15万张选票中梅花居首,牡丹次之。梅的品种很多,现有200余种,可分食梅中的青梅、白梅及观赏梅两种。《诗经》记载:“亦有梅,其实七兮。”这里即指食用梅。现浙江杭州市即有梅园6000多个,素有“十里梅乡香雪海”、“十里梅海”之称。超山极总寺大明堂有一株唐梅,一株宋梅。

  【传说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描述:曹军行至途中,炎热似火,人人口渴,找不到水源。曹操生一计,大声叫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很多,甜酸可口,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口水流出。大家加快了步伐,不久大军遇到了水源。

  唐代罗隐有诗云:

  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衰。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峨眉山志》记:“山上梅子坡,白云禅师道行偶渴无水,望坡前有梅树,拟似累累梅实,可以回津,至其地无一梅树,而渴已止矣。”梅子甜酸可刺激液腺,提起梅子形成大脑的条件反射,口中生津,渴逐而止之。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中有:“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医说》记载,曾鲁公患下痢便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入腊茶,并加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也曾患下痢便血,陈应之还是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各等份为末,用茶水调服,也得效。“盖血得酸收敛,得塞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偏方秘方更多>>
中药知识